以「鹽在台南,竹生萬物」為題,外盒採竹纖成形紙漿盒+無膠榫接,材質環保文宣印刷。內襯為同材質紙漿格槽,配置四鹽一浴:原味、馬告、檸檬、茉莉與竹鹽浴。全包材單一可回收,鹽罐用輕量化玻璃與竹編,可重複回填補充。創新在「一盒雙用」:盒體可作香料收納或茶具托盤;竹編滑套取代塑膠包膜。特色強調在地連結與低碳飲食:理念以環保文宣、無金銀箔、無塑膠窗、扁平出貨降低運送碳足跡,結合在地文化故事與廟埕禮俗,傳遞潔淨、祝福與永續。
對應聯合國SDGs 目標理念,外盒採竹纖成形紙漿盒+無膠榫接,符合SDG 12 負責任消費與生產,材質環保文宣印刷,內襯為同材質紙漿格槽,配置四鹽一浴:原味、馬告、檸檬、茉莉與竹鹽浴。色系取自檸檬黃、竹體鮮綠與海鹽藍青,並以鹽田紋理與竹編幾何為視覺。全包材單一可回收(SDG 13 氣候行動)、鹽罐用輕量化玻璃+竹編,可重複回填(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)。創新在「一盒雙用」:盒體可作香料收納或茶具托盤;竹編滑套取代塑膠包膜(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)
本設計以「鹽的旅程・竹的永續宇宙」為核心世界觀,將日曬海鹽文化與台灣桂竹竹林生態融合為一套可循環的生活系統。外盒採用再生竹纖壓模成型,結構免塑膠、免釘,使用後可分解歸土或作為收納器皿延續生命。四款風味竹鹽(原味、馬告、檸檬、茉莉)與竹鹽浴,象徵「味覺—身體—土地」的循環鏈:鹽來自海,竹自山林,風味源於田園與原民文化,最後回歸自然。創新亮點在「零廢棄系統」:每個鹽罐為輕量化可回填玻璃,消費者可至營業據點回收玻璃罐共同響應環保,由企業提供回收獎勵金,整體設計不僅是伴手禮,更是一份可永續使用、可傳遞環境意識的伴手禮,讓世界看到台灣從產地源頭到包裝設計的永續實踐力。
「三烤竹鹽・風土入味的永續祝福」
來自台灣土地與山海的結晶,「三烤竹鹽」不只是調味料,更是匯聚環境永續、在地農業與文化故事的生活禮物。本系列禮盒嚴選原味、馬告、茉莉、檸檬四款調味風味,從原料取得、製程到包裝設計,皆貫徹循環經濟與碳排減量及增匯理念,為每一次食用與贈禮注入一份環保價值與永續祝福的真心誠意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製程特色:三天三夜高溫燒製,封存桂竹精華
三烤竹鹽以台灣原生桂竹筒為容器,填入取自純淨海域的天然海鹽,經過三次、長達三天三夜800°C的高溫焙燒,讓海鹽吸收竹子的香氣與礦物質,同時去除雜質與多餘水分。低鈉含量、高鹼性、高礦物質、高抗氧化活性,製成過程採用無煙燃燒窯與生質燃料,大幅減少碳排與污染,展現竹產業的永續再生潛力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原料風土 × 文化底蘊:四味四故事
原味|山海交融的純粹滋味
選用未調味的三烤竹鹽,保留最純粹的桂竹香與鹽礦氣息,適合日常烹調與健康飲用。每一匙,都是來自山林與海洋的自然精華。
馬告|森林的香氣・賽德克族的珍寶
原料來自南投仁愛鄉部落,馬告是賽德克族珍貴的香辛料,具有濃郁的檸檬胡椒香。與竹鹽結合後,特別適合炒菜、醃肉,賦予料理濃厚森林風味,是原住民飲食文化的自然延伸。
茉莉|清香典雅・花壇鄉的花之饋贈
選用彰化花壇鄉盛產的鮮採茉莉花,與三烤竹鹽調和後形成淡雅清香,適合撒在咖啡、茶、烘焙甜點與沙拉上,為飲食增添細膩層次,也是向台灣傳統花香文化致意的一味。
檸檬|陽光氣息・屏東的自然農法
來自屏東在地農場,由「檸檬大叔」以自然農法種植、每日細心呵護,果香濃郁純淨。檸檬竹鹽灑在水果、海鮮或燒烤食材上,入口瞬間有驚喜感,展現南國陽光與土地的鮮活能量。
沐浴竹鹽|來自森林的礦物SPA
將三烤竹鹽從「食用」延伸至「生活療癒」,主打身心淨化 × 礦物滋養 × 永續保養。以三烤竹鹽為基礎,融合竹子高溫燒製後保留的天然礦物質,加入乾燥薰衣草、檸檬草或玫瑰等天然香氛草本,打造可泡澡、足浴、去角質的純淨身體照護用品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永續理念:從原料到土地的完整循環
• 在地材料減碳:使用台灣原生桂竹筒與本土香料農作,減少長距離運輸與進口碳排。
• 製程無煙低碳:高溫燒製採用生質燃料與密閉設備,污染低、碳排少。
• 再利用設計:焙燒後竹筒回收為土壤改良資材,提升土壤保水保肥力,支持農業永續。
• 簡約環保包裝:使用可分解紙材,符合綠色包裝標準,減塑無膠,兼顧美觀與永續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使用情境:日常 × 儀式感
• 食用:可搭配白飯、烤物、沙拉、湯品或醃漬料理,一點鹽香即可引出食材風味。
• 飲用:每日一匙入溫水中,有助補充礦物質、促進新陳代謝,溫和養生。
• 贈禮:具在地文化、環保美學與健康象徵,是送禮自用皆宜的誠意之選